日期: 2023-04-18 浏览量:487 来源:阜新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陈雷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田昌兆、李国新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关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田昌兆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的答复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逐步在我市教育系统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
(一)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人才是关键,教师是根本。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更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根基所在。为提高我市广大教师素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2022年市教育局先后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培训,结合思政课国家统编新教材,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2年,市教育局组织思政教师参加了3次线上辽宁省“手拉手”集体备课及同步教研活动;选派三名教研员参加辽宁省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会;暑期组织全市246名思政课教师参加辽宁省四地20期的思政教师培训。2023年3月,选派112名思政教师到抚顺雷锋学院参加为期一周的思政教师专职培训。到本年年底,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学校思政教师培训实现全覆盖。4月14日,邀请辽工大陈永华教授为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支部书记、团组织书记做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题辅导,全面提升学校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开创思政一体化和大思政新格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是推动思政教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统筹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到2025年,小学专职教师配备比例达到70%以上,初高中配齐专职教师。2021年,我市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学校156所,教职工1.54万人,在校生13.8万人,思政教师920人。2022年,我市拥有各级各类中小学学校152所,教职工近1.52万人,在校生近13.4万人,思政教师981人,从事思政课的教师数量持续增长。此外,市教育局还整合全市各学段思政课专家学者、教研员、骨干教师等,设立了阜新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我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指导、咨询、示范、培训、督查、评估、研判。
三是提升学校思政工作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以核心团队为抓手,推进政治学科教研工作站的建设,扩大基层人才的培养范围,逐步培养一批先进典型。2022年,对全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并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质量;选派1958人参加国培计划(2022)、省级德育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法治教师等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德育水平;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作用,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遴选活动,评选出8节示范课、1个示范校、1个教学团队和1个教学研究中心;开展法治课教学大赛,共评选出小学、初中、高中52节优质课;召开全市线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高三教学研讨会,一体化创建平台已搭建完成。
(二)一体化、持续推进思政教育
为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育人目标,市教育局先后制发了系列文件,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向纵深发展,不断开拓“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新格局。2022年,市教育局制发《阜新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了逐步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思政课思路创优、教材创优。整体规划了思政课课程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的目标。调整创新了思政课课程体系在保持思政课必修课程设置相对稳定基础上,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统筹整合、拓展研发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源,推进大学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合理实施深度教学,同时要注重教材内容的鲜活;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的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
2023年,制发《关于转发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导、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拓展“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不断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形成思政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一体化育人格局。
(三)形成教育闭环激发育人合力
育人不是独唱,而是大合唱,只有把握各方力量和资源,拧成一股绳,立德树人工作才会更有力、更持久。通过统筹建立横向学科贯通、纵向学段衔接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衔接机制,整合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逐步形成教育闭环。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增强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开展“非凡十年 我的教育故事”征集活动及“教师风采”视频征集活动。
二是整合我市优质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系统化、一体化设计,将我市优质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发挥特色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
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大舞台。组织开展“书香润心田 喜迎二十大”主题读书、“红心永向党 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喜迎党的二十大”师生百米长卷绘画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及坚定的理想信念。
四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疫情防控形势、安全教育进校园、奥运会残奥会的胜利举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全市青少年学生参与“小手拉大手”活动,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活动安全等知识传递给自己的家人,共同抵制不文明陋习,提高文明素质,切实做到遵守文明礼仪,文明出行,爱护环境,健康生活等,从而培养我市中小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五是结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加强家校社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青少年学生厚道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发扬诚信担当的优良传统,让“小手拉大手”双向奔赴。
二、关于李国新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建议》的答复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全面培养、全面发展,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思政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实。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全力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一体化发展,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学校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德育队伍是抓好德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2022年市教育局为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先后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班主任培训。以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重点,促进班主任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爱心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化水平,以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文化建设、学生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为切入点开展培训;全面提升班主任教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能力。每年开展不少于6学时的专题培训。二是做好新任教师培训。以提高新任教师岗位能力为重点,开展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培训,帮助新任教师理解掌握教育理论、课程标准和专业知识,提升师德修养、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其尽快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力量。2022年共计培训新任教师248人次。三是对全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培训,结合思政课国家统编新教材,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派教研员参加辽宁省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会;组织全市思政课教师参加辽宁省四地思政教师培训;并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教师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2022年全市选派1958人参加了国培计划(2022)、省级德育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法治教师等培训。四是以赛促训,提高思政课教师专业技能。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质量;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遴选活动,评选出8节示范课、1个示范校、1个教学团队和1个教学研究中心;开展法治课教学大赛,共评选出小学、初中、高中52节优质课。
(二)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传统观念,推动“五育”并举
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传统观念,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在全市范围内推动“五育”并举体制机制。一是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制发《阜新市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阜新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细则》,评选出10所“阜新市德育工作示范学校”、10所“阜新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二是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全面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省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宪法小卫士”学习答题活动,参与率达到100%。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以开学、毕业典礼等重要时间节点为依托,组织开展了“书香润心田 喜迎二十大”主题读书、“红心永向党 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喜迎党的二十大”师生百米长卷绘画等系列活动和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论坛讲座等活动。
(三)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置于课堂教学顶流目标
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魅力。一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精心定制拓展课程和校本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层面上展开,不断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育人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市高中将立德树人的内涵传承作为“行远”教育的根本,构建了体现“行远”教育特色的“535”德育体系;海州高中提出“三心四气”的育人模式,提出了实施“求真、向善、至美”和“特色立校、教改兴校、文化强校”战略。二是制发了《关于转发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导、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拓展“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逐步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形成思政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一体化育人格局。三是开展结合域情、校情、生情的研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独特的环境文化,帮助学生从中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2022年,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劳动研学实践营地”,获得教育部项目资金(全省仅1所)500万元,为我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阜新市教育局
2023年4月14日
主办单位:阜新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海州区西山路73-2号 邮编:123000 Email:jyj6010000@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72号
辽ICP备2021000249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44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6010000 网站举报邮箱:jyj601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