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推进乡镇集团化办学的建议》(93号)答复

日期: 2023-05-01 浏览量:295 来源:阜新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陈雷 文字大小:

聂凤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镇集团化办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阜新市高度重视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我市集团化办学的成效和亮点

  到2022年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00%纳入集团化办学管理,其中,紧密型集团15个,成员学校24所,松散型集团32个,成员学校80所。充分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帮扶教师2000多人次,送教送培送训300多人次,受益教师5000余人。培养教学名师20人、学科带头人146人、骨干教师797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双减”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民族学校办学效益得到不断提高,有效缩小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的教育差距,择校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高了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实现了我市义务教育低成本、低风险、高成效的跨越式发展。阜蒙县阜新镇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乡村温馨校园”,阜新市海州区中华路小学教育集团被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在全省进行推广。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集团化办学有序开展。制发了《阜新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指导性文件和《阜新市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材料选编》材料,围绕“优质带动、优势互补、逐步覆盖、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优先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等纳入集团化管理,城乡一体,有效化解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充分激发,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二)丰富办学模式,推进集团化办学多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县(区)情、校情,采取“优质学校+薄弱学校”“优质学校+新建学校”“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名校+弱校”等措施,推进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因地制宜采取紧密型集团(集团学校一个法人)或松散型教育集团(集团学校多个法人)办学模式。达到激发和调动各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合理控制集团化办学规模,分校控制在5个以内,防止出现集团规模过大导致办学质量滑坡。

  (三)健全制度体系,推进集团化办学科学规范发展。健全集团化办学制度体系,构建一个法人一体化、多个法人联合体等集团治理结构。明晰法人主体权力和责任,健全集团内部决策、协调、执行和监督一体化运行机制,制定、完善集团章程,严格依章建制,对集团的理念体系进行梳理升级,形成与集团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制度体系。坚持依法治教、遵循教育规律,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坚持集团化办学与办好每一所学校并重。市教育局先后召开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工作推进会和座谈会,交流分享经验、分析解决困惑、保障推进政策措施。通过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校际融合,激发办学活力,大力塑造集团文化品牌,形成“一校一品”集团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推行“管理上互通、研训中联动、质量层同进、文化类共建、项目型合作、捆绑式考核”的集团化发展模式,有效提升育人质量。

  (四)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集团各成员学校办学活力。设立协调管理机构,实施集中决策、民主管理、组织协调的运行机制。单一法人教育集团由总校长对集团内部事务进行统筹协调管理,实现集团内部管理一体化、课程教学一体化、教学发展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非单一法人教育集团的各成员学校通过制度章程、签订多方合作协议等方式,对成员学校权利义务进行明确。海州区中华路紧密型教育集团建立了包括集团学校章程、集团管理规程、管理架构的11项完备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实施细则,阜蒙县紫都台松散型教育集团探索出集体教研实施方案、作业管理互学互鉴实施方案、线上教学实施办法等6项管理措施不断推进集团办学向纵深发展。采取做强品牌、做优品质、做出特色等举措,推动集团内各学校内涵发展得到深化、品牌效应得到凸显。各学校发展活力显著增强,集团内合作内容从共享资源走向内涵共生,合作方式从单边输出走向多边合作,合作态度从被动接受走向责任共担,彼此关系从各自为营走向伙伴互助、守望相助,实现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取得了1+1>2的显著效果。

  (五)加强教学教研,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推动集团内教师共同开展观摩、备课、听评课以及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发挥集团内部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加强“集团课程集群”建设为核心,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等方面加强衔接,取长补短,推进集团化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提升。开展骨干教师梯队建设“321工程”,不断优化各集团学校师资力量。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指导各集团学校积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建立和形成集团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各集团统一协调各成员学校之间的各类教育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以及师资培训等,同步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集体备课、统一教研活动、统一测试评价”等方式整体提升集团教育教学质量。

  (六)加强信息融合,推进集团学校共学共建共享。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科学构建集团内部的信息交流系统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行集团内学校集体备课、评课、教研、学科教案、多媒体课件、优秀课例、模拟题库、教师论坛、学生活动等优质资源的共享。教师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线开展专业化的诊断、答疑、辅导,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合作交融,积极开发集团内优质学校名师网络课程、专递课堂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覆盖和精准推送,疫情期间实施线上教学充分展现了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党的领导。坚持党对集团化办学改革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针对生涯普遍减少实际,指导阜蒙县、彰武县制定教育布局五年规划,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各集团校多样特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政策保障。加强统筹协调,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集团化办学改革的支持,对涉及学校建设、人员编制、岗位设置和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要与发改、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多部门共同参与,有效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加大对集团化办学政策扶持力度,最大限度保障集团化办学改革有效实施。

  (三)强化考核评价。加强对集团化办学的考核评价,重点对集团内部治理和运行、优质资源共享、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水平提升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发展性绩效评估监测考核,将考核评价与解决问题、促进集团发展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等相结合,对在集团化办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学校校长、教师,要在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对集团化办学改革重大意义和各项政策举措的宣传解读,广泛凝聚共识。要切实增强广大集团校校长和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力激发广大干部教师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推动全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也请您多多关注我市基础教育各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谨此答复。

                              


阜新市教育局

2023年4月24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