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04-12 浏览量:544 来源:阜新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陈雷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刘久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阜新市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关心与支持。收到提案后,我们认真梳理和反思阜新市在素质教育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认为您的分析准确客观,提出的建议合理可行。
一、加强领导干部日常教育培训
1.做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举办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2021年4月,组织中小学正职校长和县区分管干训主任52人,赴扬州进行《辽宁省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培训课程设计起点高,培训环节互动答疑效果好,校长们学思践悟,履践致远。全年遴选优秀校长参加省级培训25人次。其中,组织10位优秀校长参加“辽宁省中小学名优校长”培训,组织高中校长8人参加辽宁省“十四五”第一期、第二期高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组织中小学农村校长2人参加“辽宁省中小学乡村校长培训”,组织中小学骨干校长5人参加“辽宁省中小学校长信息化2.0培训”。
2.举办教育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2021年7月5日,局党组和市委党校联合举办教育系统首届青年干部培训班,从局直各学校选派32名同志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重点围绕建设教育系统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这一目标,结合教育系统工作特点,科学合理设计培训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达到了强筋壮骨、补钙铸魂的目的。
二、全面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1.举办新任教师培训班。设置专家讲座、网络研修、岗位实践三个模块,2021年3月开班上课,聘请中心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市教育专家为学员上课,集中3个月时间,对105名新任教师,进行了120学时的培训,全面提升了新任教师的岗位适应能力。
2.抓好体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年初,召开主持人季度工作汇报会,研讨了《阜新市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年度管理考核细则》,布置了确定假期读书目录、建好个人学习空间(课程社区)、论证工作室研究课题等项工作。2021年4月份,举办了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培训会,邀请中心科研部刘爽老师做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教师如何选题》的辅导报告。11月份,市教育局成立了年度考核小组,采取听取工作室主持人工作汇报、现场听课、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市6个体育名师工作室开展年度考核。
3.做好全市“321工程”遴选工作。制发《阜新市骨干教师梯队建设“321工程”实施方案》,实施骨干教师梯队建设“321工程”。通过个人申报、学校推荐、县区实审等环节,遴选出一梯队人选10人,二梯队人选76人,三梯队人选387人。
4.做好“国培”“省培”组织管理工作。遴选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为阜新市培养“种子教师”,全年推荐国培教师10人,省培教师2226人。借助国培、省培平台,完成农村骨干教师培训1646人,城镇骨干教师培训505人,教研机构教研员培训75人。
三、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市教育局成立家长学校工作指导组和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由教育局主管、学校主办、关工委主抓的工作体制;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家校社联席会议制度;支持和鼓励中小学为社区(村屯)家长学校提供师资等支持;把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检查、评比、表彰。面对疫情,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一是组织家长参加由教育部关工委、中央教育电视台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推出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共十二节课的学习;二是组织阜蒙县和全市31所学校参加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家校(园)共育”数字试验区、试点校(园)活动;三是各中小学通过“云视讯”“钉钉视频会议”等网络平台为家长上家庭教育微课。视疫情适时对家长开展面对面培训。今年全系统239所家长学校约培训家长50万人次,其中线上培训约34万人次,线下培训约16万人次。
四、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张扬学生个性特长
一是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目标,教会学生体育健康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体操、游泳、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进一步梳理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逐步增设以武术、跳绳、毽球、摔跤、棋类、空竹、射艺、五禽操(戏)、珍珠球、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挖掘阜新特色的竞走、博克、柔道等体育项目。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工程,每2年开展一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定、复核和发展情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择优予以扶持。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军训质量效益,充分发挥学生军训综合育人功能。二是因地制宜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基本教学模式。鼓励学校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按照学校班级数、学生人数、场地情况、师资情况等条件设计“大单元”“长短课”等多元化教学模式。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互联网+体育”育人功能。三是改进育人模式。构建小学早训练,初中不断档,高中有特长的体育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运动训练规律,科学安排训练计划,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通过组建足球、篮球(小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统筹规划,以初中学校学区为基础,联合学区内覆盖的多所小学建立共同体,开展1至2项相同项目的体育训练。高中学校针对县域内初中学校的体育特色,开展“一校多品”的特色项目训练,畅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渠道。同时,要增加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数量,扩大覆盖面。通过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组织U系列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冬夏令营等选拔性竞赛活动,发现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打好基础。
五、强化保障措施,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1.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运行机制。各级各类学校成立由学校校长牵头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体育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学校校长切实承担本校学生体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加强对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使用,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防止发生一切安全事件。
2.进一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力度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县区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体育教师。通过特岗教师招考计划等招录体育教师。校内已经转岗的体育教师回归体育工作岗位。通过公开招聘、聘用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专(兼)职、购买社会服务、与专业机构合作等多种方式,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实施专项培训计划,分级分类轮训体育教师,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建立区际间、校际间、教师间帮扶结对机制,构建研修共同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定期开展送教活动,加强交流,互助提升。将体育教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外竞赛活动、课后服务及所教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关注体育学科户外和实操性特征,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目前我市已有2位体育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加大对体育教师表彰力度,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保证体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3.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建设。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我市基本配齐配足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各学校重点是提高器材利用率,损耗性器材要得到及时补充和更新。2021年全市学校体育专用器材经费支出达270万元。
4.加强体育运动场地建设。截至2021年,我市已建成塑胶操场120余块,其中市区、县城及重点学校均铺设了塑胶操场。各学已基本配置篮球场等体育设施。阜新市于2014年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作,制定了《阜新市2014——2018年薄弱学校改造规划》。2019年我市“全面改薄”工作圆满收官,全市75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完毕,其中新建校舍14.33万平方米,新建及改造运动场地9.68万平方米,共投入资金2.8亿元。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已基本补齐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短板,满足基本学生体育活动、教育教学的需要。
按照教育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工作要求,今年我们把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存在校园安全隐患的运动场地建设工作列为今年教育民生实事。全市计划新建及维修改造操场地6块,面积5.7万平方米,总预算1685.16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省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资金、省城区薄弱中小学补助资金及中央一般债卷资金,已全部到位。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已召开专题会议谋划部署,采取市、县区、学校三级联动机制,建立项目清单,制定项目时间表、路线图。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对县区教育履职考评范畴,实行周调度、月报告,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5.强化督导检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把学校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课程的开设与落实、参加活动(比赛)成果、学生素质和特长生培养等有关内容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开展经常性的督导检查,以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阜新市教育局
2022年4月8日
主办单位:阜新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海州区西山路73-2号 邮编:123000 Email:jyj6010000@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72号
辽ICP备2021000249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44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6010000 网站举报邮箱:jyj601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