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近视预防的建议》(13号)答复

日期: 2021-04-30 浏览量:590 来源:阜新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陈雷 文字大小:

民进阜新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近视预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视力是反映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中小学生视力健康关系重大,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经成立了由陶桂芳副市长任组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阜新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市教育局与市卫健委、文旅广电局等密切配合,多措并举,开展学生视力监测、近视干预、预防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防控责任落实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研究制定了《阜新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阜新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各部门责任、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按照《辽宁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逐条分解,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的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不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多措并举,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统筹管理年级组和学科组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2小时以内。

  2.加强考试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超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3.改善视觉环境。积极筹措资金,推进学校视觉环境示范工程建设,对教室的采光和照明进行改造,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购置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全市基本消除“大班额”,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周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书本在课桌上“堆长城”的现象,切实改善学生阅读、书写用眼环境。

  4.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中小学校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积极推行使用动态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提醒学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

  5.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按照动静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

  6.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学校教育本着按需、必要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课堂教学尽量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严禁给学生留使用电子产品的家庭作业,原则上要采用纸质作业。

  7.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开设健康教育地方课程,开齐开好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讲授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和学生辐射教育家长。培训培养健康教育教师,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8.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考核与评估,把近视防控工作“关口前移”,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近视防控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对学生以及家长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学生眼保健操质量和正确读写姿势行为养成率纳入到班级评优考核指标中,将学生近视率和新发病率作为对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与绩效工资或奖励基金挂钩。

  9.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小学接收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针对视力异常的学生进行提醒教育,为其开具个人运动处方和保健处方,及时告知家长带学生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的报告和统计分析,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三、家校配合,共护学生视力健康

  1.通过大力宣传,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知识,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光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

  2.配合学校,严格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原则上学龄前儿童尽量杜绝使用电子产品,学生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3.假期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到户外阳光下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4.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5.监督避免不良用眼行为。教育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6.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7.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掌握孩子的眼睛发育和视力健康状况,随时关注孩子视力异常迹象,及时带其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并与学校老师积极沟通,及时采取科学干预措施,尽早有效地遏制近视的发生。如已确诊为近视,要遵从医嘱积极进行正确的矫治。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综合防控、常抓不懈的工作原则,营造各方参与、专家指导、学校与家庭教育、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扎实开展防控行动,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





 

2021年4月26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